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构想

时间:2014-12-23 10:51 点击:
摘 要: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。基于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,本文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构想,并指出教学内容模块化不仅能解决学生水平不一、专业需求不一的问题,而且还能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多、课时少的问题。
  摘 要: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。基于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,本文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构想,并指出教学内容模块化不仅能解决学生水平不一、专业需求不一的问题,而且还能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多、课时少的问题。

  关键词: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模块化

  中图分类号:G642      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4-2117(2014)22-00-02

  1 前言

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,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关系日趋密切,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,如何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各专业,更快地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,成为新一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注点。目前我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致、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不一致,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还是“一刀切”,因此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是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。

  2 教学内容改革的理由

  2.1 实用性不强

  现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应用存在脱节,实践中已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在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。例如,学生在使用U盘等设备时可能遇到病毒、误删等情况,如何避免引发病毒、误删,以后如何进行恢复等;还有实际工作中可能需要对图片进行大小的调整、色彩的修饰等处理;此外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声音和视频文件的截取和拼接、论文的PDF格式与DOC格式的转换等,这些与日常实际应用相关的知识都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。

  2.2 及时性不够

  由于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T产品的更新换代,在很多应用领域出现了新的应用形式,而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及时涉及这些新知识的介绍。硬件方面如平板电脑、智能手机、智能数码、电子书等,软件方面如Googlemaps等一些手持设备上常用软件的使用,如果能辅以应用实例加以介绍,让学生及时体验最新的科技设备和科技应用,则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。

  2.3 针对性不足

  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很多,就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,全校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采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、统一的教学内容。显然这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,对于不同的专业,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一定的区别和针对性。例如,我校现有的教材中安排了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内容,可是对于体育及艺术类的学生,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数据库知识不易接受,并且这些知识对于这类学生也没什么实用意义,倒不如讲授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相关内容可能对这类学生会更实用、更有价值,学生也会更感兴趣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注重针对性,真正做到因材施教。

  3 教学内容改革的构想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